韩国将采取措施防止钢铁进口相关的规避倾销行为
发布时间:
2025-03-19 10:40
来源:
转载网络
韩国贸易、工业和能源部于 3 月 19 日宣布,将通过修订海关条例强化反倾销监管,重点打击通过第三国转运规避关税的行为,以应对钢铁行业面临的多重危机。这一举措标志着韩国在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迈出关键一步,同时也折射出其国内钢铁产业的深层困境。
一、反规避政策剑指第三国转运
1、根据新修订的海关条例,韩国贸易委员会(KTC)将被赋予更大权限,可对疑似通过第三国转口贸易逃避反倾销税的行为展开调查。这一调整直接回应了近期国际市场上频繁出现的贸易规避现象,尤其是在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对钢铁产品加征关税后,部分企业通过东南亚、中东等地中转货物以规避高额税费。韩国政府表示,此举旨在维护公平贸易秩序,保障本土企业利益。
2、此前,韩国已对中国进口的厚板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,税率区间为 27.91% 至 38.02%,涉及金额高达 8 万亿韩元。这一决策源于韩国钢铁企业指控中国产品以 “倾销价格” 抢占市场,导致本土产业遭受实质性损害。数据显示,2024 年韩国自中国进口钢材量达 877 万吨,创近七年新高,进一步加剧了本土企业的生存压力。
二、多重危机叠加 行业陷入紧急状态
1、韩国钢铁业正面临内外交困的严峻局面。美国政府于 3 月 12 日正式实施的 25% 钢铝关税政策,直接冲击韩国出口市场。作为美国第四大钢铁供应国,韩国去年对美出口额占其钢铁总出口的 13%,且原有 263 万吨免税配额被取消。现代制铁等龙头企业已宣布进入 “紧急管理状态”,采取高管降薪 20%、工厂减产、员工自愿退休等措施应对危机。
2、国内市场同样不容乐观。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导致需求萎缩,叠加日元贬值引发的日本钢材价格优势,进一步挤压本土企业生存空间。韩国金属工人工会数据显示,中小型钢企受冲击尤为显著,约 1800 家企业面临经营困境,预计行业整体负担将超过 1.2 万亿韩元。
三、战略博弈下的潜在风险
1、韩国的关税政策调整被外界视为多重战略考量的结果。一方面,通过强化反倾销措施向美国示好,试图换取关税豁免或非歧视待遇;另一方面,通过限制中国钢材进口保护本土产业。然而,这一策略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
2、中国外交部已明确表示,中国钢铁出口长期保持在合理水平,对国际市场影响有限。若韩国进一步升级贸易保护措施,可能引发中方反制,尤其在文化、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或将受到冲击。此外,韩国制造业高度依赖进口钢材,关税提升将推高汽车、造船等下游产业成本,削弱其国际竞争力。
四、行业出路与政策应对
1、面对危机,韩国政府正加速制定综合应对方案,包括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、推动海外投资布局等。现代制铁计划在美国东南部投资 70 亿美元建设汽车钢板工厂,浦项制铁则加快印度产能扩张。但专家警告,海外产能转移可能导致国内 2500 个岗位流失,加剧产业空心化风险。
2、分析指出,韩国钢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升级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。短期内需平衡贸易保护与产业转型,长期则需构建多元市场格局,减少对单一经济体的依赖。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,韩国钢铁业的未来发展仍充满挑战。
防止,韩国,贸易,通过,产业,关税,企业,本土,应对,中国